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思考

分类:振兴研究

时间:2022-09-23

浏览:

《国务院关于“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通知(国发2021年第25号)》(简称:《通知》)指出,“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中之重。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广大农民都实现了“小康”,中国才真正完成了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同样,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农民过不上现代化生活,中国就不能说实现了现代化,也就不能说真正成为现代化强国。那么,中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应该怎么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发展中大国能够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问题”,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坚持从国情出发,要看到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二元结构的现实,从我国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传统、制度体制出发,既要遵循普遍规律,又不能墨守成规,既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又不能照抄照搬,因此必须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一、深刻认识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特色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的重大决策”。在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受我国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国情制度等多个方面的特殊性、特色性影响,注定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没有现成理论可运用,没有现成经验模式可以照搬。因此在探索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理论与实践方式方法时,必须重视中国在社会发展历程、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发展区域差异及发展方式等各个方面的特色性特征。

1、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特色性

从世界发达国家发展农业农村经验看,多是“工业经济与城市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但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组织水平及生产效率都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并不具备发达国家“国家财政大力投入、先进技术成果大力应用、农产品价值市场大量需求”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模式,只能探索“农业农村自身发力为主、国家财力与政策助力、工农与城乡互促发展”的特色性发展道路。

2、中国社会制度特色性

目前,我国沿用的是土地归集体所有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因此,“大国小农”依然是中国农业农村的重要特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公社制度在改革开放后被家庭联产承包所代替。还应该看到,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我国不具备工商资本大量投资促进规模化生产与农村包括宅基地在内的资源的市场化与商品化的发展方式。

3、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特色性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发展水平也得到快速提高。但是,目前农业整体发展水平还较低,农村基础设施与生活环境也较差,且农村人口众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从世界各国现代化历史看,有的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农业发展跟不上,农村发展就跟不上,农产品供应不足,农业不能被国际大资本垄断,不能有效吸纳农村劳动力,大量失业农民涌向城市贫民窟,乡村走向凋零,工业化和城镇化走入困境,甚至造成社会动荡,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因此需要对中国发展阶段进行重新认识,也要对当前城乡与工农发展巨大差距进行考量。对于中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如果在现代化进程中把农村四亿多人落下来,到头来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探索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必须重视发展阶段特色性。

4、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差异特色性

众所周知,中国地区间发展水平、发展方式各有差异。以浙江、江苏等代表的东部发达地区,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财富与物质保障,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基础、农民可支配收入、农业发展水平等还处于较低水平,存在投入要素及市场等多方面的制约;东北平原、中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供应地区,而中部的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区,存在农民生产劳动率、劳动价值与持续性收入较低,山区农村搬迁及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投入巨大等制约;南方如广东、福建等地区工业与商贸发达,提升了农业人力劳动价值与农村资源的价格,而北方地区则存在着种植粮食作物价值低,种植经济作物又市场波动大,农村劳动价值与收入水平低等问题。

5、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方式特色性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从理论与实践方式上不仅不能照搬国外模式,而且在具体发展发生方法上也不能采用一种方式。从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历程来看,最为广泛的就是“城市化促进模式”,但从国内外发展看,这种道路极易出现“大城市病”与“城郊贫民窟”现象,因此,这种城市化道路是不适应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现实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复杂性、多样性、长期性特点。

二、深刻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道路基本内涵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实现什么目标?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哪些内涵与内容,需要把握哪些原则与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021年1月4日)》(简称:《意见》)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确定了方向、规划了功能、划定了内容、明确了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的指导思想;“乡村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于的重要优先地位,这是总方向;“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功能;“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目标。遵循以上逻辑,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特色发展道路应做好以下理论体系设计。

1、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前提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粮食新的安全观保证,为社会供应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撑,同时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生产质量与生产价值,既解决农民就业创新,也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也可以全面提高中国农业的竞争力。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生产体系与现代经营体系,也就是必须从生产关系、生产组织与生产方式上创新突破。首先要打破当前“大农业小农户”的生产关系,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式加快实现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及标准化,促进先进技术、良种、农机等规模应用,同时,还必须加快产业生产供应、加工销售、产业服务等各环节的融合发展,与多产业多业态多领域的跨界跨业跨行的协同协作。

2、生活现代化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让亿万农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赶上来,让美丽乡村成为现代化强国的标志,美丽中国的底色”。因此,在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的历史阶段,不但不能让“农民”这个数千年来“低等身份”群体不掉队,也应该让其成为一个体面且受社会尊重尊敬的群体。

未来农民生活现代化应该是什么样的呢?首先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也就是既要实现“种粮有利可图,农业有钱可挣”,还要实现“农业生产轻松,农民身份体面”。“农业生产轻松”是通过先进科技应用、先进装备使用、智慧技术运用,让农业生产不再辛苦;“农民身份体面”是从“农业能够挣钱”到“农民地位提升”后的精神层面满足。同时,未来中国农民生活现代化应实现“富裕富足,幸福美满”。不仅指农民自我发展获取利润,也包括全社会财富分配的“共享”与富裕生活的“共同”;“幸福美满”是农民生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内涵不仅是精神层面的满意,更重要的是要有宜居宜业、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方面的保障。

3、生态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撑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让美丽乡村成为现代化强国的标志,美丽中国的底色”。因此,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态振兴”目标,要加快推进乡村生态的现代化,既要保持保护好乡村的“清水绿水”,也要把乡村变成“金山银山”。

乡村生态现代化,就是建设“看得见清水绿山,听得见鸟语蛙鸣,绘得出诗意乡愁,收得到金山银山”的现代乡村,从当前乡村发展现实看,乡村生态现代化要加强对乡村环境的保持与保护,也要补上对长期以来生产生活生态短板,同时还要深入挖掘乡村生态价值,大力推进乡村发展生态化与生态发展价值化,让乡村不但拥有清水绿水,也要让美丽田园变成“金山银山”。

4、文化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与动力

“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等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都传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因此,做好乡村文化的传承、创新、发扬与发展,同时做好乡村红色文化、时代文化的弘扬发展,对引导引领乡村健康快速发展及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文化现代化既是现代文化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过程,又是文化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互进行的过程。在推进乡村文化现代化进程中,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快农村社会公德建设。保护农村具有地域性的特色文化,提升乡村振兴文化质感。弘扬农村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的家庭新风尚,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淳朴民风,培育农民群众的社会责任,强化农民群众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人翁责任感,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5、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农村治理是中国社会治理体系中最基层、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乡村稳,则天下稳;乡村固,则根基牢。在建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应意识到乡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首先要强化党对农业农村的领导地位,还要重点建立自治、法治、德治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现代化治理体系与治理模式,同时还要在发展包括村集体经济,做好村庄规划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在内的各项工作。紧紧围绕乡村组织振兴为抓手,运用经济治理、社会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和生态治理五大手段,从治理主体多元化、经济建设市场化、权力运行透明化、村庄治理法治化、公共服务便民化等方面,加快推进具有中国特点的乡村治理现代化。

三、科学设计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与艰巨性,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总的要求。

农业农村现代化“五位一体”是总体要求,“五个振兴”是主要内容,“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是主要目标,围绕总目标,可划分为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民生活现代化、乡村生态现代化、乡村文化现代化、乡村治理现代化五个方面的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之“强”,农民生活现代化之“富”,乡村生态现代化之“美”。

乡村文化现代化之“兴”,乡村治理现代化之“高”是“二级现代化目标”。如何给农业农村现代化制定精准的发展方向、科学的评价标准、动态的监测机制与保障举措,编制创新性、科学性、系统性、共享性、动态性的指标体系,对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性与推动性,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撑。

1、农业生产指标突出高质高效

农业强不强,供应充足多产粮。“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农业高质高效”首先要确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粮食生产与禽蛋肉奶等农产品供应问题,这关系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话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放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农业生产要“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要做好‘特’字文章,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质量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因此,农业只有实现“农业高质高效”,才能真正实现既确保粮食等农产品生产保障供应,又实现农民挣钱的兼顾功能。

立足上述目标,农业现代化发展要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生产体系、现代经营体系为目标,课题组具体思路为:农业生产体系,围绕产品供给、科技创新、智能装备、农业标准、农业品牌、生产效率六个二级指标,设置相关三级指标。比如产品供给要突出粮食保障供应、肉禽蛋奶与农业质量安全,用高标准农田占比、粮肉菜稳定保障指数、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合格率来衡量;农业科技突出科技生产贡献率、新品种推广、产业科技服务,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蔬菜新品种权占比来衡量;智能装备主要突出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与智慧农业运用,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衡量;农业标准与农业品牌主要突出农业生产标准化率与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分别用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绿色有机农产品个数衡量;生产效率主要突出亩均产值,用地均农业产值衡量。农业产业体系,围绕产业融合及产业开放设计三级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农业产业化规模企业占比与农业产业链服务产值农业总量占比等,用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营业收入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农产品出口额增长率、农业实际利用外资比衡量。农业经营体系,围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和风险保障设置三级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农民加入合作社数量、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与农业保险深度等。

2、农业生活现代化指标体系突出富裕富足

农民富不富,共同富裕富足路。“即便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农村人口仍将有四亿多人口”,“我们要加快补齐‘三农’短板,夯实‘三农’基础,确保‘三农’在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不掉队”。“富裕”应该是物质财富层面上的,通俗讲就是“农业生产能挣钱,农村生活收入高”;“富足”是精神层面上的,农民劳动生产不再辛勤劳作广种薄收,而是农民工作轻松;农民身份不再低人一等,自感卑微,而是农民身份平等,职业体面。同时,农民富足还来自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只有“生产轻松体面,生活富裕富足”,农民才能真正实现生活现代化,农业农村也才能留得下乡村人,吸引来城里人。

围绕实现农民富裕富足的现代化生活,农民生活现代化指标设定与指标体系构建,课题组围绕提升农民职业化、提高生活品质化与促进收入富裕化三个一级指标来构建。农民职业化:通过加强农民培训与增加高素质农民占比等指标增强农民专业化、职业化、科技化,来提升农民劳动技能与劳动水平及职业收入提升,用高素质农民培训占比指标衡量;生活品质化:围绕教育与医疗两个当前农村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通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职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与农民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助理)数量、农村老人赡养场所数量等指标,反映出未来农村“少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现代化品质生活;农民富裕化:为体现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重点选择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等指标,构建出农民富裕化生活标准标志。

3、乡村生态现代化指标突出美景美化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看得见青山,守得住乡愁;留得下乡村人,吸引来城市人”,这应该是未来乡村的发展方向和乡村生态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乡村生态现代化的“场景”不仅有“青山绿水”自然田园风光的“美画卷”,还要具有“金山银山”的就业创新的“梦工场”,同时还应该是绿色生产放松与生活放松的“绿色家园”。

围绕“宜居宜业”的乡村建设目标,乡村生态现代化需要从农村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生态三个方面选取指标。绿色生产:从乡村废弃物减量、化肥减量、农药减量、节约用水和绿色循环养殖等方面设置三级指标。绿色生活:主要通过环卫设施来体现,重点围绕人居环境无害化厕所普及占比与生活污水处理行政村占比与生活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行政村占比作为绿色生活的主要衡量指标。绿色生态:从自然生态保护修复重点设置森林覆盖率作为评价指标。

4、乡村文化现代化指标突出时代精神文明

发展中在充分挖掘、传承、发扬好乡村文化的同时,也要做好乡村文化商品化、市场化与产业化发展的大文章。因此,在实现乡村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不仅要重点做好乡村文化(包括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等)的挖掘、继承与发展,更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落细落实,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为突出对乡村文化的时代性要求,乡村文化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设置,重点围绕农村精神文明、文体服务设置二级指标,从思想道德、乡村文化及文化之处三个方面体现,分别选择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庄占比、村级综合文化中心覆盖率、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等三级指标。

5、乡村治理现代化指标突出智慧科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的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从中国农村治理现状来看,农村恰恰具有源头性、基础性、基层性特征。因此,无论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还是整体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化发展,乡村治理的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基础支撑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基础是关键,无论农村社会结构如何变化,无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如何发育成长,我们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因此,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设置必须首先突出强化党基层组织建设,不仅要以过硬村级党支部覆盖率作为重要指标,还要重点提出农村综合管理服务中心的建设,完善农民自治、教育培训、代表议事、纠纷协调、红白事操办、健身活动等功能的村级综合中心建设,把村级综治中心建设达标率作为衡量重要评价指标。同时,要把集体经济强村占比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体现治理成效。另外,还要在农村治理中加入智慧治理平台建设、数字化治理系统建设等新型治理方式应用,加快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

6、城乡融合指标要突出城乡均衡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进行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刚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除了对应乡村振兴的“五大振兴”的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保护、文化繁荣、组织建设外,还增加了城乡融合章节。在设置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时,是不是加入城乡融合的评价指标,众多专家存在意见分歧,一类专家认为,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是简单的乡村发展,也不是简单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的相加,而是在当前及今后一个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发展条件下,举全党全国全民之力,具有全局性全面性的伟大举措,城乡融合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方法。

虽然这些观点值得理论界进一步商榷,但在编制潍坊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时,还是围绕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收入均衡化等方面设置了指标。城乡要素合理化包括人口要素及资本要素,用人口城镇化率与资本要素涉农贷款增长占比等指标衡量;公共服务均等化设置了生活医疗等指标,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率衡量。城乡收入均衡化以居民可支配收入作为评价指标。

围绕以上“五化一融”各项指标后,还需从指标涵义、计算公式与目标值设定三个方面进行科学设计。以《农业生产现代化指标》中的“粮肉菜稳定保障指数”为例,以人均粮食、人均猪肉、人均蔬菜的供给水平,乘以权重获得综合的保障水平。人均粮食权重为0.5、人均肉类权重为0.3、人均蔬菜权重为0.2。通过公式计算出拟评价区域的“粮肉菜稳定保障指数”,与当地目标值作比较,可以判断该地区“粮肉菜稳定保障指数”是否低于目标值,以此来判断该指标是否需要提升改进,其他指标也是如此。

在研究具体某一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时,需根据国际发达国家标准和当地特色地区标准,设定“该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目标值。累计各类指标的占比并计算其平均值,与发达国家实现值作为理想目标值进行对比,以判别其所达到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对潍坊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时,课题组第一步计算“实现占比”,第二步计算“实现程度”。如通过研究分析与测算,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和农业农村发展的特点,结合潍坊市发展趋势,课题组将农业农村现代化划分为发展起步阶段(0-60分)、转型跨越阶段(60-80分)、基本实现阶段(80-90分)及全面实现阶段(90分及以上),将潍坊市的各项数据代入文中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可以测算出潍坊市当前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程度及农业农村现代化所处阶段,同样,该指标体系也可应用到全国其他地区,对其他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估判定。

四、积极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多元化实施路径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应该怎么走?课题组认为从发展现实看,既要立足各区域基础条件与发展水平,还要重视各地前期农业农村发展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创新探索与经验积累。在近年来对各地农业农村发展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承担多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研究过程中,研究组初步总结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五种探索。

1、乡村产业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模式

乡村产业加速了乡村资源的集约化、高效化与高值化利用,为乡村发展提供物资供应与经济支撑;同时通过现成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建立,也极大促进了乡村产业组织水平、管理水平与发展水平的提升。从前期对潍坊市农业农村发展的实践案例来看,寿光市的蔬菜产业发展经验,就是典型的“产业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典型模式。全域化的蔬菜产业发展,不仅加速实现土地的规模化与集约化,也促进本地农民向专业化、职业化、科技化发展,通过“依托本地资源、实现本地就业、稳定本地生活”的生产发展方式,为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本目标探索了成功道路。

从多地的农业农村发展调研现实看,以乡村产业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方式来看,首先,养殖及林果产业存在着需求不稳定、市场竞争激烈与价格不稳定的问题,无法保证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第二,当前农产品深加工能力较弱,既不能降低初期农产品需求与价格不稳定带来的巨大风险,也不能实现农产品的产品升级与价值升级;第三,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着农民组织管理难、生产水平低、发展见效慢等问题;第四,当前出现的“农业富农民不养财政”的尴尬现实局面,在发展农业产业过程中出现“口号响行动弱”的现象;第五,乡村产业发展相对于工业产业发展来说,存在投资资金大、回报周期长、市场波动大等问题,造成一些地方政府思想上不积极、行动上不下力,造成乡村产业缓慢。

从中国国情现实来分析,以乡村产业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方式,符合我国大多数地区发展实际,尤其是符合一些中西部及偏远地区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与自然资源禀赋等现实情况。但是,由于这些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乡村产业不足、乡村产业市场存在供需矛盾、乡村产业价值实现水平低等原因,必将造成众多地方在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2、城市经济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模式

从全球一些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看,以工业与商业经济为特征的城市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成功方式让城市在工业与商业发展过程,积累了物质及人力基础,既可以吸纳城市周边的乡村人口,也扩大了乡村市场需求,再加上城市经济雄厚投资或补贴能力,逐渐形成乡村人口的分化、城市供应的需求、城市对乡村投资与技术人才的反哺等方式,全面促进了农业农村的发展,也就成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第二种模式。比如,江苏的苏州、浙江的杭州、广东的深圳珠海等皆可采用这种方式。

应该说,以城市经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模式,在一些城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现实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首先,城市在吸引吸纳周边农民进城的过程中,造成了乡村劳动力或人才的流失,造成农业无人生产,农村无人生活或仅有老妇小的“空心村现象”,限制了乡村发展。第二,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后,由于多种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等其他原因,造成一些进城农民“身在城市飘荡、根在乡村难回”的尴尬境地;第三,目前,我国采取户籍管理制度中落户口、福利等因素也给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管理带来诸多问题。第四,城市经济发展需要空间基础,导致对周边乡村土地资源的占用,还会产生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及农民长期保障等相关问题。第五,由于我国目前城市化率还不高,在现有市域行政管理体制中,一些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会出现农民就业增收难、生活改善难、乡村发展难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看,当前城市经济带动发展的方式适合经济发达地区或城市化率较高及中心重点城市的地区,而不适用于我国大多数地区。

3、城乡互促农业农村现代化模式

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后,我国从整体经济到城市经济都取得了丰硕成就,具备了城市支持(或反哺)乡村发展的物质基础,也符合我国城乡相互促进的阶段变化与要求。因此说,城乡互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应该是最符合我国整体发展实际的实现路径。

乡村振兴可能仅依靠乡村自身力量,而是需要城市从金融投资到市场消费,再到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向乡村流动输入;同时乡村又向城市提供从土地要素、农产品供应、文化旅游产品、生活服务等资源,从而促进了城与乡之间相互流动及交换,充分利用城市与乡村之间市场需求与产品供应、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之间的差别、差距,通过从资源配置到产品供应与消费需求的相互供给,既促进了乡村振兴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实现了乡村人力资源、投资消费、文化观念等各方面的振兴需求,从而加快实现从乡村产业到乡村生活和生态、文化与治理的现代化。

从全国各地的发展实践看,一些全国型大城市、重点中心城市、发达省会城市所属地区或周边地区,更适合于这种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模式,但是,这种城乡互动式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模式也应该避免城市对乡村土地资源的“掠夺式扩张”、工商资本对乡村耕地、民宅等乡村资源的“占有式交易”,造成乡村的“短期繁荣”与“长期隐患”。同时,这种城乡互促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对于缺乏重点城市带动和众多边远地区来看,同样没有可复制性。

4、工商资本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模式

工商企业通过投资乡村产业、投资农村开放建设等方式获得了众多成功案例与经验模式,从诸多工商资本推动乡村发展案例可以看出,这种工商资本既可以是国有企业,也可以是民营企业,既可以是外来工商企业,也可以是本地乡村企业。

工商企业支持乡村发展通常有如下方式:一是“产业投资促进”方式。工商资本投资乡村产业,通过产业发展解决村民就业与收入保障,再通过对乡村土地、人力等资源要素进行聚集开发,从而推动乡村的建设与各项工作开展;二是“整体开发促进”方式。工商企业采取对农村从土地(耕地与宅基地)、人口(劳动力与老弱乳等)、村级资产(含债务)等全面接收,对乡村整体性投资开发的方式,土地统一规划使用与建设,实现村民安置就业与基本福利保障、建设农村现代化社区、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村务治理能力提升;三是“资本返村促进”方式。就是本村村民通过外地经商办企业获得收益下,回村通过投资建设、支持乡村公共设施投资、捐赠乡村公益事业发展等方式。

从发展实践看,工商资本促进乡村发展的成功案例很多,我也曾经调研过许多,如“产业投资促进”方式,河北隆尧今麦郎产业小镇、华西村、南街村、山东乐陵“梁希森模式”等都是代表性案例,“资本返乡促进”方式在我国南方民营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较普遍,这些地方的村民利用在外地经商办企业获得经济效益,要么回村投资开发民宿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项目带动乡村发展,要么采取公益捐助、投资公共设施等方式,促进乡村建设与乡村发展。

5、合村并居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模式

“合村并居”可有效解决以下问题:一、激活了乡村活力,把耕地、宅基地等廉价或限制资源进行集中、集约开发;二是有效整合了乡村散乱资源,实现耕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住宅集中居住集中管理;三是促进乡村产业发展、耕地集约,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基本条件;四是促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也通过教育、医疗、养老、商业、服务等配置提升了生活质量;五是增强了乡村党建与治理水平。多村合并建设现代化社区建设,打破传统农村家族势力、黑恶村霸、固态化邻里矛盾,也为信息化、网络化等新型社区管理创造了条件。

以上分析,在推动过程中必须把握“政府科学规划,尊重村民自愿,突出公益功能,运用市场机制,实现长久发展”的原则,尤其是不能出现诸如“逼村民上楼”、“过度增加村民负担”、“一刀切运动式”等现象出现。一要避免“千社区一面孔”的雷同的建设方式,要保留乡村千村千面的文化特色与特征;二是避免只拿土地不做长期保障的“掠夺式”合村方式。不能一次性拿走村民土地与宅基地、一次性安置,而应该确保乡村长期发展;三是要避免压榨乡村利益的“剥削式”的发展方式。合村并居过程中新型社区建设要量力而行、科学把握村民上楼生活成本,不能过量增加村民生活成本,造成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四是要避免强逼村民上楼的“逼迫并居”的发展方式,尊重村民意愿,不能采取行政命令强制方式开展合村并居。

合村并居在实施过程中要立足本区域自然禀赋、产业优势、财政水平、农民收入等基础条件,坚持“既补偿地上建筑物,也要补偿土地占用费;既安置生活住房,也要兼顾生产就业;既保证短期利益,也要保证持续发展”的总体原则,进行统筹性科学规划,阶段实施,系统推进,统筹发展。

五、强化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原则与根本保障

按照《通知》要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首先要坚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其次,要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全过程和各领域;第三,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基本公共服务、人才配备等方面优先保障农业农村发展;第四,要树立人民至上理念,激发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第五,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底线思维,充分发挥农业农村“压舱石”作用,防范和化解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第六,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第七,要统筹整体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协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第八,要科学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差异性,保持历史耐心,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推进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实现现代化。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全国各地立足实际进行创新探索实践,同时也要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障体系,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1、强化党的领导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坚强保证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要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因此,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严格遵循党的农村工作基本原则,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全面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与“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加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建设,优化党的农村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强化政策配套。同时各地区应结合实际制定当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规划或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政策措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

2、强化考核督促机制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制度保证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重视阶段性评价指标及目标的调整,还要做好各级各阶段目标任务的考核监督。必须适应“三农”工作形势发展需要,各级各地要建立起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进展监测评估机制,加强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全过程管理。建立完善省、市领导挂钩联系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制度,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绩考核机制,把各地农业农村现代化情况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支持鼓励各级各部门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工作中敢于担当作为、勇于改革创新;探索建立第三方调查评估机制,制定省、市、县、镇各级实施方案,确保各项指标分解到年度、落实到项目,每年按照实施方案对上年度实现情况进行评价,科学监测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精准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工作发展现状,及时调整下一年度工作重心。

3、强化资源要素投入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投入保证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种资源要素的活力。首先,要依据“三农”工作新的发展阶段与新的发展要求,加强理论体系、标准体系、指标体系及各种方式与案例的研究工作,形成相对科学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成果;其次,要支持各地设计科学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与实施方案,鼓励各地创新探索不同的实践模式;三是要制定系统科学的政策体系。依据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要求,对原来的各种涉农政策进行分析研究,并制定出包括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人才政策、产业政策及各种项目政策等农业农村现代化政策体系;四是要强化财政投入,除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投入比例,同时撬动金融投入,对“三农”信贷的货币、财税、监管政策激励,为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农民创业等提供资金保证;五是要加强乡村人才等要素投入,要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有组织地动员城市人才进入乡村就业创新与休闲居住,鼓励广大科研技术人员支持乡村产业企业发展。另外也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抓住“钱、地”等关键环节,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当前,我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既是补齐乡村发展短板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全面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必要要求,同时也是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应对全球形势新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整体社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培育内部发展动力与活力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解决当前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更是彻底改善与提高亿万农民实现现代化生活的必然要求。但从我国发展现实来看,我国乡村还存在发展水平低、生活水平低、建设水平低、治理水平低等相关问题,加之我国又存在地区之间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发展阶段等的巨大差异,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然会存在着众多困难与挑战,这既需要从全局高度、全面层面的研究分析,形成符合全局的理论体系与发展目标,也需要各地依据各自特色积极探索创新、勇于实践,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实践样本、经验、模式,从而全面加快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好基础支撑与根本保证。


作者介绍

李继凯 东亚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北京东亚汇智经济咨询中心主任,北京凯德现代农业科技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